- UID
- 1271
- 注册时间
- 2018-1-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 n: q$ T1 b& z5 R! K! {
1 p* p0 D/ r' z1988年夏,我和一位记者同事去黄南藏族自治州采访热贡唐卡艺术的代表人物夏吾才让。他家住同仁县吾屯上庄。那是一个平静疏朗的山村,村里不少农家都有绘制唐卡的人。
# u9 J( `# S, \3 A! F 夏吾才让当时刚刚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家”的称呼。他是青海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但从他脸上看不出一丝荣誉感。言谈之间,除了农村人固有的朴素,还透出些佛家门生的恬淡和超脱。
, x$ C8 _" S+ q/ _; V# l 大家当时年近七旬,面目面貌清癯。眼睛不大,但有神采。他不懂汉语(这让我们有点不测),也不太爱语言。我们之间的交换是靠陪伴前去的黄南州文化局干部杨秀(名字我已记禁绝了)做的翻译。2 E& {7 q9 P( C1 V' }
我们在主人的引领下观光了他绘制的几幅唐卡。固然我对唐卡艺术素无研究,但面临那一幅幅工艺佳构,我们立时被倾倒了。这些用迷人的线条勾勒的佛像、云朵、莲花、殿脊瓦楞、袍裳褶皱,渺小到毫发,壮丽如梦幻,让人叹为观止。" \9 g" e) h* J2 J: v7 C% O
我们想相识夏吾才让的从业生活。遗憾的是,由于语言停滞,他说得很大略,而且险些听不到细节。大概是他本身把它们丢失了。一个生命对于生存的独一无二的体验,以及在艺术天地里铭肌镂骨的感悟都无从窥伺。我们无法深入到他的心田。他为什么不学汉语呢?农业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学汉语,乃是笼中捉鸡一样平常的事变啊。' l- ]# i( f' ]+ s
对于他的一些履历,我们仅仅知道了梗概。18岁时他碰到了中国画大家张大千。他当时是塔尔寺的一名平凡画工。张大千来青海是为了一个绸缪已久的弘大筹划———去敦煌莫高窟摹仿壁画。他从四川来青时带着家属,预备在敦煌稳妥当本地住下来,消消停停地实行他的筹划。但这个筹划他难以独自完成,敦煌壁画众多璀璨,靠他一双眼睛两只手远远对付不了。他必要帮忙。对此他早有主意。四十出头的张大千,不但早已成名,而且久闯江湖,老于交际。他先是拜见和游说塔尔寺的寺主,征得同意后,挑选了二十几名画工给他做帮忙,此中就有夏吾才让。思量到迢迢旅途的安全,他又说动了其时的青海省当局主席马步芳。终极,马步芳派出一个排的军力,护送张大千他们到敦煌(他简直就是个社会运动家)。/ [% v" k' }7 }, m1 J5 J' f0 Q
莫高窟的凋敝让张大千受惊。由于国民当局财力左支右绌,又兼比年战役,莫高窟连最少的值守经费都难以包管。年复一年,风推沙拥,都快把一个个洞口埋住了。夏吾才让他们到达后的头一个使命就是挖沙清算洞口。# R$ I* W& G; \8 Q$ W
他们在敦煌一住就是两年多。天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借着烛光,伏在画板上摹仿壁画。一样平常环境下,由张大千构图,画工们调制颜料,为绘图着色。张大千为什么专门来青海找人,而不是直接从四川带上武艺娴熟的帮忙?这下清晰了。作为国画大家,固然对于色彩的把握早已出神入化,尚不把握自然颜料的特点和用色本领,而且,敦煌壁画极为猛烈的色彩搭配与他已往平庸简约的画风也大不雷同。面临佛教壁画艺术这一课,他还得重新修起。他找的这些画工,是帮忙,也是师傅,他着实是找对人了。
5 N/ e8 x4 I! K8 U( [ P 我厥后看到一些先容夏吾才让的资料,都说“从前师从张大千……两年后师满……”云云,好像是夏吾才让得了张氏真传。我以为这是臆断之言,所凭乏据。张氏与夏吾才让之间并没有正式的师徒传承关系,充其量是夏吾才让受了张氏的一些艺术熏陶而已,他们的关系本质上照旧雇主与雇工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敦煌两年,张氏所学到的,肯定比夏吾才让所学到的更多。这从他们各自厥后的艺术发展实践就可以看出。张大千自敦煌回到四川后,画风大变。莫高窟的壁画给了他深刻的艺术启示,今后他的画作一改昔日的纤细阴柔之态,气魄恢弘,色彩非常壮丽,线条柔中带刚,尽展盛唐遗风。除此以外,他也从夏吾才让他们那边学到了自然颜料的独特用色知识。可以说,敦煌两年,张大千是最大的艺术赢利者。这“利”也包罗他末了带走的那二百七十多幅摹仿作品。而夏吾才让呢,劳绩也不小,敦煌的两年摹仿实践,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旷日长期的高级研修。心田的艺术感受一定大异畴昔,他日后绘画武艺的精进,毫无疑问也包罗着源自敦煌的艺术营养。只不外面临我们的扣问,他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讷讷数语而已,无力做出归纳。( B0 g$ a5 K0 M9 _& ]( w
但有一个关键题目:夏吾才让从张大千那边学到了什么?他厥后画的唐卡作品中,鉴戒了张氏的哪些技法?对此提问,夏吾才让依然语焉不详。这固然由于语言表达的困难,但也说明白一个清晰不外的究竟:张大千带他们来敦煌,并不是来给他们传授中国画的。不但云云,艺术探讨的底子也不存在。一方是博学多才、蜚声国内外的艺术各人,一方是技能纯熟而没有多少文化的年轻画匠,素养相去甚远,难以论道。
2 i1 p2 v9 X& w; \以是说,张大千与夏吾才让到底有无师承关系,这是明摆着的事变。1 H. ]7 K4 {9 y' h
这是闲话,临时按下不表。
5 |8 H/ e6 L6 C: ] 必要说的是,在敦煌期间,张大千从浩繁的画工中发现了夏吾才让的天赋,有了收他为徒弟的想法,曾不止一次地震员他:“夏吾才让,等把这里的活弄完,跟着我走吧,去四川学画画。要不要得?”
/ D d/ ?) l5 Z* o 夏吾才让的时机来了。须知,其时江南画界有多少青年才俊欲拜张氏门墙而不得。如今,登天的梯子就在面前,何不就此攀援而上,去叩响国画艺术的壮丽宫阙?
W0 A- |7 L0 @( d 然而夏吾才让和机遇当面错过。他犹夷由豫地谢绝了张大千。我们问起缘故原由,他暗昧地说是不想脱离故乡。这让我们深深地为他痛惜,只管这事与我们的采访主旨无关。痛惜归痛惜,明白归明白。妨碍他做出决断的,就是青海人固有的地区文化生理:守旧和审慎。和偏远地域的平凡农村人一样,夏吾才让对于出去闯荡天下内心没谱,缺乏勇气。3 I1 X5 y( }$ g' d5 d9 ]9 L
今后我常常假想,如果当年夏吾才让毅然决然跟了张大千,那会怎么样?# v0 l8 o' a4 A/ M) d
一种大概是,他会得到张氏亲炙,很快进入一条旁人大概要探索多年才气找到的精确路径,迈进中国画的门槛,赞叹其堂奥之深。他会跳出佛教壁画艺术的拘囿,一头扑进中国画无比广阔的天地,从张氏那边全面地学到花鸟、人物、山川等差别题材的画法,把握工笔、写意、重彩和泼彩等技法神韵。以他的资质和勤劳,武艺突飞猛进,多少年后,他应该和张大千一样,属于艺术范畴中的神仙般人物了。+ J1 k5 x4 f- e1 e i. q
但事变大概不像我想的那么简朴。从匠人到艺术家,有一个难以逾越的停滞,那就是综合文化素养。中国画讲求诗字画一体,实在是夸大画家起首必须是文人。全面修养的创建,才有发展的大概。夏吾才让没念过书,这就决定了他在文化素养方面天赋严峻不敷。除非他用上十几年工夫,“恶补”华文化课。且岂论有无此大概性,纵然有了,如没有创新本领,也未必成为第二个张大千。更大的大概是,他终极成为一个功底踏实但缺乏创造力的画家。由于,广义地看,绘画艺术与一样平常的工艺美术差别,前者重创造,后者重传承。创造本领强的古今名家,多为狂放不羁,善于奇思妙想之人,这近乎“气质决定论”。夏吾才让的气质显然不属于这种范例。艺术家的技能可以在后天的检验中得到,但艺术气质肯定是从娘胎里带来,而不是从老师那边得来。虽说每一代国画大家都在以古人为师,但绝不是对前人的重复。他们信仰的是“师古而不泥古”,是“学我者活,似我者死”。他们终生寻求的是自成一格:我不想像你,你也别想像我。以是,不但张大千没有传承人,齐白石、徐悲鸿也没有。再往前,郑板桥、王冕、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赵孟坚、韩滉、顾恺之等等,也都没有传承人。
) r/ S: ?5 ] B+ f 工艺美术就差别了,它讲求的是规范和传承,隐讳的是随意突破和改造。所谓推陈出新,也只是雷池之内的动作,总不会越界。固然,继续规范以及有限度地改进规范也不是一件轻易之事。可以或许把规范演绎到极致的人,也是高手。夏吾才让苦心锻炼,在线条勾勒、布局比例、色彩调配、人物造型等方面将他一生所学领悟贯通,把热贡唐卡艺术的绘制程度推到了新高度,已属难能难得了。9 ^1 K2 o! k+ ?8 }+ s" t9 M& J
以是,如果当年夏吾才让跟了张大千,青海今后将少了一位顶尖级的工艺美术大家,而中国画坛未必多出一个重量级的画家。幼年的夏吾才让审慎,守旧,没有跟着张大千负笈远行,选择留在故乡,大概是对的。
2 h& G6 v( \7 e2 j2 h) f$ R 人间间能人真不少,但深知本身并能把握好本身的并不多。把握好的,就是乐成者。 |
|